“无限未来”学术论坛 I AI辅助射频功率放大器优化设计与建模

发布者:何万源发布时间:2025-04-29浏览次数:63

报告题目:AI辅助射频功率放大器优化设计与建模

报告人:马建国 教授 中原工学院学术副校长兼集成电路学院院长

时间:2025年5月9日(周五)10:00-11:00

地点:无线谷A3楼3412会议室

组织:IEEE Nanjing Section AP-S/MTT-S/EMC-S Joint Chapter

        毫米波全国重点实验室

摘要:没有射频PA就没有无线通信,也没有雷达!仅我国部署的4/5G基站就消耗了超过9亿颗射频PA!而全球射频PA市场份额的93%是由美国三大公司占据。凸显射频PA研究对我国目前通信以及未来6G的重要性。由于射频PA本身机理的复杂性使得传统射频PA设计极大的依赖于设计师的经验。AI和深度学习等等技术的迅猛发展,给我们了换道赛车的机会。本报告首先介绍了我们在射频PA非线性行为建模方面使用ANN的一些最新进展,然后又介绍了在射频PA优化设计方面的一些最新做法。最后以射频PA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新的挑战结束本报告。




马建国

IEEE Fellow

中原工学院学术副校长兼集成电路学院院长

  • 国家“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”获得者(2006)

  • 人事部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(2006)

  • 第九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(2007)



研究领域:

  •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射频集成电路(RFICs)与集成系统(RF SoC)

  • 微波与太赫兹微电子系统

  • 基于AI的微波系统建模与优化设计


在上述研究领域先后发表247篇SCI期刊文章,出版2本英文书、2本中文专著。作为第一发明人近五年获得51项国际授权专利和83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。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,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(03专项),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(原973)、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。曾经担任Proceedings of the IEEE编委(2013.1~2018.12)。

是IEEE Trans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(2020-2022)创刊近七十年来首位来自美国和欧洲之外的学者担任主编。

作为第一完成人的《大带宽小型化微波通信集成电路设计方法》获得2020年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。

作为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全国50位受邀专家之一、马建国教授应李克强总理邀请于2018年2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总理主持的座谈会。